
金灿灿、沉甸甸的黄皮果压弯了枝头。杜海洪 摄

今年黄皮行情向好,果农喜笑颜开。杜海洪 摄

云浮市郁南县盛产无核黄皮,素有“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的美誉。何鉴清 摄
走进郁南县建城镇世界黄皮公园,金灿灿、沉甸甸的黄皮果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甘甜。据悉,目前统果平均收购价每斤已超9元,比往年大幅增长。今年黄皮行情向好,让果农喜笑颜开。
7月22日,笔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将于7月25日举办。此前,郁南县已连续23年举办无核黄皮宣传推介活动。
云浮市郁南县盛产无核黄皮,素有“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的美誉。2025年,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19.7万亩,投产面积17.5万亩,预计总产量约14万吨,总产值约81亿元。通过多年发展,郁南黄皮种植面积约占全球的3/4,形成了“全球黄皮看中国,中国黄皮看郁南”的产业发展格局。
黄皮,这颗岭南佳果,在郁南得天独厚的山水滋养下,已从地方特产逐渐成长为富民兴村的“黄金产业”。它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汗水,一头系着市场的脉动与消费者的味蕾,成为郁南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支点。
郁南再迎盛会
11大板块活动展现黄皮魅力
盛夏果香浓,郁南黄皮甜。7月25日,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将在郁南县正式启动。活动将围绕“一场开幕式+一场全市特产大集+一次干园母树采摘权拍卖+一次品牌形象发布+一部活动宣传片+一次产销对接活动+一场主题音乐晚会+一次明星公益助农+一场国际城市灯光秀+一次澳门快闪推介+一场大王山尾箱市集嘉年华”等11大板块精彩呈现,全方位、沉浸式展现郁南黄皮的非凡魅力与产业雄心。
聚焦品牌升级,强化宣传推广。活动将打造一场震撼视听的国际灯光秀,携手中国美术学院创作2025无核黄皮品牌动画形象,并在全球九大知名城市地标同步点亮主题灯光秀;同时,推出一系列央视专题,包括由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制作并持续7天播出无核黄皮丰收季宣传片,启动拍摄《黄皮树下“郁”见你》农文旅融合主题短剧等,并争取推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乡村振兴观察点”落户郁南,使郁南黄皮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故事的生动样本。
畅通产销对接,深化产业联动。开幕式上,活动现场将邀请多位嘉宾多维度、多形式推介黄皮、推介“土特产”,并举办土特产大集,开设“网络强村”直播间,开展助农带货活动。值得期待的是,郁南县将与杭州“西谷小镇”电商产业园、京东物流等达成战略合作,同时举办2025年云浮郁南无核黄皮·澳门特区推介活动,共筑甜蜜产业新生态。此外,活动还将开展大王山尾箱市集嘉年华,以创意市集激活消费新场景,为土特产注入潮流活力。
突出文化赋能,发动群众参与。郁南县将举办主题音乐会,邀请国内知名歌手献演第二届“黄皮树下·乐在当夏”音乐会,现场设置5000个观众席并全网直播,用音符串联起土地与丰收的情感共鸣;同时,开展干园母树采摘权拍卖、明星助农等活动,全面提升郁南黄皮品牌力、文化力、影响力,真正实现文化赋能产业发展。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等联合主办,郁南县人民政府、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联合承办,并得到了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市场需求旺盛
黄皮价格大幅增长
每年7月中下旬,云浮市郁南县就进入了黄皮收获季节,金灿灿的各品种黄皮次第上市。黄皮是风味独特的岭南佳果,建城镇是无核黄皮专业镇,发源于这里的无核黄皮因其个大饱满、肉厚无核而深受喜爱。
在建城镇电商服务站,一筐筐无核黄皮堆满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称重、打包,将优质无核黄皮通过冷链运输到全国各地。该服务站负责人朱永忠介绍,今年无核黄皮市场热度空前高涨,前来收购的客商数量较去年激增超3倍。
“这些优质无核黄皮通过冷链运输,以线下销售方式直供上海、长沙、深圳等地的大型工厂及茶饮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无核黄皮品质优于往年,市场需求旺盛,收购价也比去年高了一倍。”朱永忠说。
对此,郁南县蓝兴无核黄皮种植基地负责人蓝沛林感同身受。“这些天基地接到不少来自奶茶行业的无核黄皮订单,收购价每斤超8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不少。”他回忆,去年刚上市时,因黄皮熟度未够,价格仅为每斤5元,而今年一上市便达到了每斤8.5元,这让种植户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喜人的价格和销售形势背后,是科技为无核黄皮产业注入的强大动力。
蓝沛林自豪地说:“我们基地有9000多株无核黄皮果树,自2021年起全面投入半机械化种植设备,滴灌系统有条不紊地自动喷淋,为果树提供着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他算了一笔账,半机械化投入能节省30%成本,还保证了黄皮品质。
在建城镇便民村黄皮种植大户区国根看来,除了农户自身的技术投入,郁南县委、县政府也为黄皮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持。
“为提高无核黄皮的价值,政府会定期开展科技下乡助农活动,组织农民培训班,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教我们如何保果、防治病虫害等。推广农业保险和农业补贴,为农民的种植提供基本保障。”区国根说。
近年来,郁南县大力发展无核黄皮产业,通过举办“黄皮花开徒步大赛”“无核黄皮推介活动”等,精心打造“土特产”文章,提升无核黄皮知名度,推动黄皮产业迈向更高台阶。
全产业链聚集
让无核黄皮香飘四海
清新香甜的黄皮果汁、色泽金黄的黄皮饼、口感独特的黄皮蜜饯……走进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墙上陈列的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展厅还设置了试吃区域,游客们品尝后赞不绝口。
“今年我们创新研制了三种黄皮酱,分别是黄皮紫苏酱、黄皮辣椒酱、黄皮拌饭酱,又称‘黄皮酱三宝’,计划在今年无核黄皮推介活动期间正式推出。”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经理谢伟娴说。
自称“黄皮姑娘”的她,常穿梭于果园和工作间,用镜头将家乡的黄皮推荐给全世界。在一批又一批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云浮郁南正在带着自己的特色一步步破圈。
今年5月,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云浮展厅现场,郁南县展区的黄皮特色产品备受青睐。“黄皮饼香甜可口,还带着独特的咸香风味,黄皮果汁也特别好喝。”“这个果脯咸甜适中,风味独特。”“黄皮汁清爽健康,我们很喜欢。”品尝过黄皮产品的外国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不仅是对我们郁南黄皮美味的认可,更是对我们郁南特色农产品的喜爱。未来,我们将会持续深耕黄皮产业,让这份独特的酸甜美味融入更多人的三餐四季。”谢伟娴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由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创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广富林黄小希旗舰店开业盛典在上海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举行,标志着郁南无核黄皮在上海正式“落户”。
据悉,上海广富林黄小希旗舰店经营的果饮品类主要包括养生茶系列、黄皮果气泡茶系列、黄皮果茶咖系列、药食果茶系列等,将郁南无核黄皮巧妙融入饮品之中,兼具健康美味、养生消暑等功效,让黄皮的美味为更多人所知。
这不仅是一处健康饮品消费空间,更是展示郁南乡村振兴成果的广阔平台,推动郁南从“产业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的转型升级,奋力将无核黄皮以及更多土特产打造成百亿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郁南通过实施“媒体+科技+垂直领域”助力“百千万工程”,全产业链开展市场与品牌建设。通过“媒体+”深度联动市场、文化、产业、生活场景、品牌、科技及智库资源,开拓大湾区及海外市场,构建“海外仓+展会+直播”产销网络;深挖黄皮文化内涵,打造短剧、文创IP及节庆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等,助力实现产业升级与乡村全面振兴。
郁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无核黄皮文化,促进黄皮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广泛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聚集,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撰文:王谢思齐 郁轩
■一线实践
郁南无核白糖黄皮新品种
通过专家现场鉴定
7月16日,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州市增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无核白糖黄皮新品种进行了鉴定。
在无核白糖黄皮品种现场鉴定会上,专家组听取了无核白糖黄皮品种选育报告,考察了郁南县建城镇黄皮种植现场,经质询和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无核白糖黄皮品种属无核甜黄皮类,果实大、无核、味清甜,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适合在广东省黄皮产区种植。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品种现场鉴定,并建议品种名改为广蜜黄皮。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秦永华教授表示,目前种植的黄皮品种主要是郁南无核黄皮和大鸡心黄皮两个品种,存在风味偏酸、种子多、成熟期集中等问题,加上贮藏保鲜难度大,鲜果供应期很短,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影响了黄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无核白糖黄皮就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而选育的。
据了解,无核白糖黄皮是从郁南无核黄皮无性繁殖群体中经芽变选育而成,属无核甜黄皮类。在郁南果实于7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短心形,果实大,果皮橙黄色,无核,果肉细嫩、清甜。
经品质检测分析,单果重10.1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糖(以葡萄糖计)含量13.1克/100克、还原糖含量4.8克/100克、可滴定酸含量2.5克/千克、维生素C含量54.5毫克/100克、可食率69.1%。
据悉,无核白糖黄皮是广东郁南黄皮科技小院赋能郁南无核黄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可以优化郁南无核黄皮品种结构,提高无核黄皮种植效益,促进郁南黄皮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声音
金果子里的“初心”
在郁南县建城镇便民村,盛夏的阳光洒满山坡,连片的无核黄皮果树郁郁葱葱,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这片占地40亩的果园,是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区懂益用15年心血浇灌的“黄金产业”,更是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幸福密码”。
区懂益与无核黄皮的缘分始于1995年。那时,他的父母在便民村率先种植这一特色水果。但随着年岁增长,老两口逐渐力不从心。2010年,31岁的区懂益毅然放弃了在外务工的机会,回到家乡接过父母的“接力棒”。面对传统种植模式效率低、销路窄的困境,他敏锐地意识到:只有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才能让无核黄皮真正变成“致富果”。
同年,他牵头成立郁南县雄益无核黄皮专业合作社,整合零散农户,推行“统一技术、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模式。合作社共有15户农户,在合作社里他与农户一起管理一起销售。
为了提升品质,他白天既要完成村中的工作,也会抽空钻果园研究有机施肥和科学用药,晚上查阅资料,闲暇时参加无核黄皮种植技术培训,逐渐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流程”:“有机肥打底,农药精准控量,果树间距科学规划,还要定期和农户交流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的果园被评为“十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黄皮果的甜度、品相逐年提升。
“单打独斗走不远,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本事。”这是区懂益常挂在嘴边的话。合作社成立后,他主动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举办种植培训班,甚至帮农户联系物流和包装企业。合作社总产值突破300万元,带动周边15户农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村民谢伯感慨:“以前自己种,卖不上价;现在跟着合作社,果子还没熟就被预订光了!”
合作社的“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称号背后,还有一段暖心故事。区懂益特别关注村里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优先吸纳她们参与果园管理,教授剪枝、疏果等技术。“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名女社员笑着说。
如今,便民村的无核黄皮已从“土特产”升级为“金字招牌”,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但区懂益的脚步并未停歇:他计划引进深加工技术,开发黄皮果脯、果汁等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党员就该带头闯、带头干!”这位皮肤黝黑的农村汉子眼神坚定。
夕阳西下,果园里传来阵阵欢笑。区懂益站在山坡上,望着累累硕果,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那里有更现代化的农业,更有乡亲们共同富裕的笑脸。一颗无核黄皮,一颗为民初心,正香甜整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