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
近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简称《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政策举措》从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内容,提出了15项政策举措,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持续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的沃土。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解读政策时表示,《政策举措》是一项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有关部门将一道推动《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和尽早见效,努力健全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两端发力推动科技金融“双向奔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据了解,《政策举措》以科技创新需求侧为牵引,既有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是加快破解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难点堵点的一项系统性部署和安排,在建立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的同时,也构建了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政策举措》重点围绕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提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等,让创业投资的募资来源更加广泛。同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等,让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更加畅通。
在信贷支持方面,《政策举措》提出,将对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进一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降低利率,目的就是为科技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打造融资贷款的“专属渠道”。
在资本市场方面,明确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更加适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撑;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此外,《政策举措》还围绕加强财政政策的引导支持、推进央地联动、打造科技金融开放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政策举措》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出发,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各部门围绕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实效性强的具体政策,此次《政策举措》将这些增量政策也纳入支持范畴,进一步强化政策组合的衔接互补、落实落地和整体效能,有利于充分释放既有的政策红利。
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已实施了4项科技金融试点。其中,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将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到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目前签约意向金额已突破38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近期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加上前期两批试点,三批合计将达到2220亿元。
金融活水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政策举措》对“创新积分制”进行了专条部署。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创新积分制”是2022年科技部推出的一项创新性的科技金融政策工具,目的是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精准地识别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属性。去年发布的《“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提出3大类1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努力把企业的“创新数据”转变成金融机构更熟悉的“财务数据”。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科技部分3批总共征集了5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信息,将其中7万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给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累计已有7000多家企业和银行签订了合同,签约金额超过880亿。目前,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已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全面铺开,落地业务1.22万笔,担保规模超过380亿。
科技部表示,为着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推行“创新积分制”,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更精准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画像”,在科技金融重点地区开展“创新积分制”数智底座建设,以高质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赋能创新积分评价。
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科技企业贷款可得性明显提升,使真正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获得更稳定的支持。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6.25万家,获贷率(获贷企业户数与名录内企业总户数之比)为46.9%,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81万家,获贷率为55.7%,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5.63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0.3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3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连续3年增速超过20%;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超过了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远超贷款的平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