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突然四肢僵硬,只因下山时忽略了……

时间:2025-05-11 17:09:00

特别感谢李同学!如果没有他和他的同伴,我的生命可能就终结在那一刻了。

近日,一女子

在湖南工业大学微信后台留言

表达对该校学生李昌峰的感谢

究竟发生了什么?

女子下山时失温抽搐 大学生偶遇及时救援

5月7日上午10时许,李昌峰在江西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下山过程中,看到一位女士倒在台阶上抽搐,周围的人有点不知所措。当时,李昌峰通过该女士状态预判她已到失温中期

原来,这位倒在台阶上的女士姓肖,当天她在武功山徒步下山时,遇到大风大雨,感觉走路时身体很热,就把外套脱了

“就那么一瞬间,突然觉得全身开始发抖,慢慢地有点僵硬”,肖女士回忆,同伴把她放在台阶上,她感觉自己意识越来越模糊,就在这时,李昌峰来到她身边,向她阐明了身份,随后开始对她进行救助。

裹保温毯、喂葡萄糖 一小时紧急救援成功

李昌峰先从急救包里拿出保温毯,将肖女士全身包裹住,然后拿出葡萄糖液体给她喝,接着将她身体略垫高与地面隔绝开

待肖女士呼吸平稳之后,李昌峰又组织大家一起把她抬到不远处的亭子里,拿出干净衣服给她盖上。随后,他与到达现场的景区救援人员进行交接,前后大约一个小时。

年纪轻轻的李昌峰其实是一名专业人士,2023年10月,刚到湖南上大学不久,他便加入了株洲市天元区湘英救援队。在学习公益救援的过程中,他还考取了相关急救证书。

图源:潇湘晨报

肖女士获救后说,“我后来查了一下,失温是特别危险的,现在想想特别后怕,所以我真的特别感谢李同学,如果没有他和他的同伴,我的生命可能就终结在那一刻了。”

失温的危险不可小觑,不是所有人都像肖女士这样幸运。去年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

武功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遇难者1997年生,没有户外经验。走的是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在景区管辖范围之外

事发现场。图源:应急管理部

“失温”为何会致命?

当人体的产热速率低于散热速率,体内热量越来越少、不足以保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失温”现象。一旦体温过低,身体中的生物酶会失效,导致人体的化学反应难以进行,进而抑制人体机能,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此外,在体温过低的情况下,人可能反而会感到温暖甚至灼烧感,本能驱使下可能会脱衣服,这被称为“反常脱衣”现象。这是因为身体在最后一搏中扩张血管,试图温暖冰冷的身躯。

“反常脱衣”现象示意图。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任何季节都可能失温 夏季也需警惕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即便在夏季,也会有早晚温差,且户外天气多变,登山、徒步等运动会造成汗湿,涉水运动、漂流时河水会浸湿衣物,若此时再受到风吹,水分蒸发会让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极端天气。

2022年8月14日,张女士在浙江某漂流景区游玩时,突然脸色苍白、四肢僵硬,当时气温41℃,大家都以为张女士中暑了。经检查,发现张女士竟是急性失温

图源:广州日报

一旦失温 如何应对?

处于失温状态时,运动和喝热水都无法使核心区温度升高。

✅正确做法

⚠️轻度失温

  • 当感到寒冷、开始颤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持体力,并到避风处躲避减轻风寒效应。

  • 如果衣物潮湿,要立刻脱下,换上干燥衣物,用热水袋、发热贴等物品给脖子、腋窝、腹股沟、脚底等部位加温。

图源:浙江省红十字会

缓慢回温后,可补充一些流质、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巧克力等,让失温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重度失温

  • 千万不能烤火、喝热水,否则复温过快会引起低血压和休克,要用干爽保暖的衣物、睡袋之类裹住身体,立即送医抢救。

徒步、登山前三项准备别忽视

  • 物资准备

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机及移动电源等。

前文中的救人小伙李昌峰分享了自己急救包中的物品:

一类是纱布、绷带、胶带、酒精、剪刀、别针等,若登山时间较长,他还会带夹板。

另一类是布洛芬、感冒药、跌打损伤药、葡萄糖、电解质水等。

  • 路线评估

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区域,提前做好正确的路线评估。

  • 结伴同行

尽可能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可以最大限度远离风险。

失温

在任何季节都会发生

徒步、登山前

合理规划路线

携带充足物资

结伴而行

以防意外发生

责任编辑:刘立江